曾宁宁/14级(学生)
雨后有车驶来,驶过暮色苍白,旧铁皮往南开,故乡已不在.于是怀揣着迷茫和懵懂我就来到了新余学校。
---题记
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子,美丽的山村淳朴的山民也曾使我觉得生长在农村是一件美好的事.因此我也曾有过快乐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,可惜好景不长,上初中的时候,母亲在田间劳作,许是太累,在耕地的时候被工具砸伤了膝盖,当时大家没有多在意,母亲也为了省钱,说没有什么事,只是去弄了土方子敷,后来越来越痛,去县里拍了片子才知道是粉碎性骨折.错过了治疗期,目前也只能在家里休养,无法劳作更无法站立行走,这件事成了母亲最痛苦的事情。
从那时开始,家里也只有父亲一个劳动力,父亲靠种田以维持家里的生计,不忙的时候就去打零工,非常劳累而且钱非常少,因此我上大学的学费只能去申请助学贷款.因为我知道家里是没有大学学费这笔钱的,在学校期间,我靠课外做兼职来赚的我的生活费,由于平时用度很省,竟然兼职的钱还有剩,我还可以寄给弟弟做伙食费,这对我来说是意外的惊喜.大学第一年我并没有获得助学金,这对当时刚来学校的我来说感到特别紧张,这意味着我要拼命做兼职可是那时大一的课那么多,兼职就很难找到,于是我经常就要研究我的课表,研究我的课余时间.好在大二时候我意外获得了助学金1500,这对我来说,是很需要的一笔钱,至少家中父母眉头舒展开了,家里经济不至于太窘迫.所以我非常感恩.
在我看来,所谓“助学”,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和社会通过某种形式来帮助每个学子完成学业,例如国家在各地方执行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,某社会团体和机构资助活动,以及各地方学校实施的奖助学金,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帮助学生家庭减少了不少求学所需的费用,给每个大学学子提供了一个继续求知深造的机会,即完成和实现“助学”,方可“筑梦”,后成“铸人”的历程。
我一直认为,所谓梦者,屋之华盖,为古相傅之官,正如现谓之“圆梦”之称。然而在通往梦的途中,我们需要一砖一瓦的堆砌之功,且无错角的存型。于是,大学的我,怀揣着对 “助学”之举的感恩,扎实学习,脚踏实地,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,不断提高自己,人生,完成那花开半夏的使命,实现我生命的价值。君见乎,不仅仅是我,那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,无数双为梦而饥渴的眼神,睁大的双眼,欲看透世界的一花一草,一水一木; 君听兮,那一个个被圆梦的少女,为国,为民,为社会,创造的一个个价值,或许渺小,也或许不缺伟岸,被“筑梦”的方式太少,但带给社会的贡献与价值却是永远的。因此,让我们带着祖国的期盼,社会的慰藉,把梦想打包,用行动奏演属于自己的乐章,把握现实,不让青春虚度,不让时间定格。让我们执梦扬帆,在这盛夏的年华,迸发出自己的朝气,洋溢出青春的活力,以至当我们年老时,不因曾经碌碌无为而悔恨,不因虚度年华而自责。
感谢学校,给了我一次盛开的机会;感恩社会,让我再次辉煌,踏上青春追逐的旅程,触及我遥远的梦想。再见了,曾经虚度过的岁月;再见了,曾经兴起一时的迷茫。受助于社会资助,感恩于祖国热土,我将踏上一方新土,追寻着昔日的梦想,实现生命的价值。以一种坚定的信念,持一颗憧憬的心,怀揣一颗年轻的梦想,与社会的期盼,完成自己的使命,实现青春的意义。即使每一次扬起风帆去远航,难免都会有阻挡,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在鼓掌,未来就充满着希望;即使每一次张开翅膀去飞翔,难免都会受伤,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在激励,未来就承载着希望。
我是个农村来的姑娘,
青春里也曾迷惘,
流泪于信念遥远,
虚度于光阴浅短,
荣幸于社会资助,
感恩于学校关怀,
寻梦于无悔青春。
我是个农村来的姑娘
无悔的青春,浓浓的情,承载了多少关怀,寄托了多少的恩情。在盛夏最美好年华,编织了多少个年轻的梦。多少个被圆梦的少年啊,携着祖国的使命,穿越世界各地,起航于平淡人生,带着无数人的期盼,创下一个个价值的永恒。给梦想一次花开的机会,在那花儿绽放的盛夏;予少年一颗感恩之心,贡献于祖国母亲;许青春一个经久的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