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助政策,助我成长

发布时间:2017-05-16 16:25:25 动态浏览次数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资助政策,助我成长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5旅游管理班 苏贺甲

    我是一名新余学院经济管理学院15旅游管理班的学生的苏贺甲。时光荏苒,现如今的我已是一名大二学生。我出生于海南省一个较为偏远的山区,交通经济落后。由于时代以及家庭等原因,父母都没念过多少书,很难适应社会的环境,所以只能在家务农了。在农村,除了几分薄地以外,就再也很难找到别的经济来源了,而尽管一年到头都父母辛辛苦苦的,却也很难改变生活窘迫的困境,再加上爷爷奶奶年迈且基本劳动能力,需要父母赡养,父母的负担无比。然而上大学,对于一个相对贫困的农村家庭而言,却是很难高兴得起来,因为上大学并不等同于初高中,单是学费书费住宿费等就需要比较大的支出,衣食住行等也需要一定的支出,因而无疑就形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。所幸的是,在大学期间,收到了随之同来的有关于助学政策的文件,这无疑等同于雪中送炭一样,不但让家人看到了我上大学的希望,同时免去了我的很多后顾之忧。可以说,如今我之所以能坐到大学这温暖的大家庭里认真的读书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得到了国家和学校助学政策的帮助。
    在学校生活了将近两年,据我所知,我校的助学政策从成立至今,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,在政策方面,我们学校设立了国家奖学金,国家励志奖学金,省政府励志奖学金、国家助学金,国家助学贷款,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,勤工俭学等一系列措施,以更全面的帮助有需要的同学。其中勤工俭学更是学校为广大贫困学生提供帮助的一种很好的形式,如此一来,不但让同学们在生活上有了着落,同时也在工作中学到了很珍贵的经验,为将来在各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。
    对于广大学子而言,这决不单单是物质上的,更重要的是心灵上感受到的关怀与爱护,它就像冬日清晨里的一轮金灿灿的朝阳,让学子们在艰苦学习的路上再也不会感到寒冷孤独与无助,同时也看到了充满生机的美好未来,以一鼓作气地朝着目标前进。同时,它也启发学子们无论在何时何地,都要拥有一颗充满爱的心,帮助别人,奉献社会,在别人感到温暖的同时,自己也会感觉无比的欣慰。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互相帮助的良好关系,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。
    助学政策就像久逢干旱后的一场春雨,正是在国家和学校的助学政策帮助下,我们广大的贫困学子才得以茁壮成长,在完成学业增加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价值与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,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。不得不说的是,也改变了不少人的“社会观”,让很多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与爱护,将来必定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造福社会。 俗话说,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”。而国家与学校对我们的恩,又何止点滴?因而,我们应该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在好好学对我们的恩,又何止点滴?因而,我们应该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在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,在生活中学会自立自强,自强不息,不息奋斗,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,形成良好的世界观,人生观,价值观,好好回报国家,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。同时也好好回报学校,为自己的母校争光。回报社会,为社会献出一份爱心。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政策,一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心,把学习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事情认真负责地去做好,绝不辜负党和国家以及学校对我们的厚爱与期望,做一个积极向上,无私奉献社会,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    资助政策像及时的春雨,让我走出迷茫和无助,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。我更加努力学习,积极参加班级和社团工作,锻炼自己,让自己在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等方面不断提升。资助政策像冬日的阳光,重新唤起了我学习的热情,让我坚定了继续完成学业的决心,让我学会自强,让我变得自信。 
    古人云:“仁以知恩图报为德,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。”作为资助政策的受益者,我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和帮助。父母也常常教导我,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,真诚地对待身边每一个人,并鼓励自己用实际行动,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。在两年的中职学习生活中,我珍惜每一分时光,用心做每一件事,善待每一个人,收获了诚挚的友谊和信任。它给了我一双飞翔的翅膀,让我站在新的高度,追求自己的梦想。我要把这一份感激化成奋斗的焰火和爱的雨露,为社会的和谐美好尽最大的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