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之心,助我于行
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
--题记
15护本 周梦颖
我最近看到一篇微博,大意是著名影星孙俪热衷于慈善,曾资助一名穷学生读高中,穷学生不负众望,考上了大学。上了大学之后,这名穷学生认为明星的收入高,于是他在网上公开埋怨孙俪资助的少。最后,孙俪停止了对该穷学生的资助。
通过上述材料,你想到了什么?是的,别人对你给予帮助,你不懂得感恩,反而埋怨自己得的少,这是什么道理?从这我不由得思索感恩这一个词。
学校对你资助,你感恩了吗?
我就是受了国家助学金的同学之一,我深有体会。因为家庭的情况不是很好,这笔助学金真是帮了我许多。我真的很高兴国家有这么一个政策,让我的家庭可以少些负担,让我可以享受跟其他同学们一样的大学生活。为此,我努力学好我的专业,希望以后我可以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。在我的身边,也有着和我差不多的家庭。他们和我一样,对国家给予我们的资助很感激。不光如此,他们在学习上,生活上也是佼佼者。我很高兴可以和他们一起进步、一起成长。然而,并不所有人都怀有感恩。我曾亲眼见证几位受过资助的同学,他们用这个资金去买奢侈品,请同学吃饭。我表示十分无奈,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,做出来的事情也不一样。我只希望不要辜负韶华时光,在对的年纪做对的事。
有人说,一个人的最大不幸,不是得不到别人的“恩”,而是得到了,却漠然视之。因为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,只会把别人的给予当做理所当然,只会一味索取,而不能给予什么。而一个懂得感恩的人,我们的生活便会处处生满爱。
不知道是否有人知道“感动中国十大人物”之一的老人—刘盛兰。17年来,他总计捐资助学七万多元,资助了100多名学生。获得了国家的高度赞赏和至高荣誉,得以安享晚年。于此相近的的是另一位老人,他也曾资助过穷学生20多年,受过他资助的学生有的身居高位,有的留学于外,大部分都过上了优渥的生活。然而老人在患肝癌后期时,竟没有一个学生来看望。想到这里,我不由得偷偷地摸了把泪。人性竟然如此,将感恩之心看的这样浅薄。在我们当代社会,我们缺的是什么,是感恩之心呀!
我还是想问,学校对你的资助,你感恩了吗?
你有像那位学生一样曾经埋怨学校给予你的资助过少吗?你有像那些学生一样,对给予你帮助的人认为是理所当然吗?如果有的话,真是应该去好好反思一下自己,认真的想一想。
国家的资助政策,是为了帮助想要学习的学生完成学业,让更多的学生平等的接受教育,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。所以,那些资助只是暂时的,关键还是靠自己。如果你靠一时的资助去满足你那些所谓的欲望,然后去及时行乐,荒废你的美好年华。我只想说,你会后悔的。金钱是无限的,你永远赚不完,而你的青春是有限的,度过了就是过了,是再也回不来的,且行且珍惜吧!
当然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,有的同学依靠国家的资助,一路上了大学,完成了学业,过上了美好的生活。也有的人,即使得到了国家的资助,因为不喜欢读书,早早就辍了学 ,踏上了社会,过上了与许多人相同的生活。俩种人,俩种不一样的人生,我想,这大概就是差距吧!
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?答案不同而异,归根到底,无非就是想过上更好的生活,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。那些想报效社会,为人们服务的想法,我估计少之又少,然而践行的人又有多少。说到底还是我们缺少感恩之心。拥有它,你会活得更加充实。
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让感恩之心,践于于行呢?
其实很简单,作为大学生的我们,无需要花全部的力去报效祖国,感恩社会。我们只要做好我们这个年纪应该做的事,就算是感恩于学校对我们的资助了。在大学里,我见到很多学生参加社团活动,在活动中不断充实自己,也有的学生忙走于学生会,组织各种活动,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,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学丰富大学生活。这既锻炼了自己,又丰富了他人,何乐而不为呢?还有的学生,奔走于兼职,提前感受社会的洗礼,挺好的。还有的学生热衷于各种志愿活动,在志愿中帮助他人,成长自己。更有的学生,整天泡在图书馆,努力的学好自己的专业,同时兼攻其他副业,为将来做打算。我想说的是,无论是哪种,只要不是整天窝在寝室打游戏,看小说,追韩剧,睡觉,浪费时光就好了。大学四年,转眼即逝,我们浪费不起更消耗不起,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。
我们在接受到别人的帮助的时候,要时常怀有感恩的心,不要认为那是理所当然。别人帮助你不是义务,是人家心肠好。又正如国家资助你不是国家的义务。所以呀,我们更要努力的学好。
生活着有自己的价值,有自己的目标,有自己的理想。感觉生命是多么美好,舍不得停下脚步。我想说,我在路上,我一直都在路上,我要用我的行动来证明我自己,未来的我以及现在的我都行。我要用一颗感恩的心,助我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