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/宋洪超(学生)/15级
说到偏远地区的孩子,也许人们心里总会想到他们没学上,吃不饱,穿不暖的画面,那都只是那些没有经历过的人的看法。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区孩子,比较幸运的是我不是一个正宗的留守儿童,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当过两个月的留守孩子,那时我妈迫于生计随大部队去新疆捡了两个月的棉花,我妈的一生学堂门都没有迈过,所以那只身一人出去打工的勇气来自于对孩子的爱,她总跟我们说她明白没书读的窘迫,所以她即使砸锅卖铁也要送我们读书。
那时候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,每天天一亮就出发,跑着赶去上课,下午两点放学,再翻山越岭的爬回家。妈在家时,早上起床和下午回家都有做好的饭等着我们吃,然而她不在家,爹又不会做饭,所以每顿饭只有靠自己动手才有得吃,每天早上五点中起床做好饭和弟弟吃完就去上学,下午回到家里已经饿得没有力气了,可是打开锅盖看到的不是香喷喷的饭菜而是早上没有清洗的碗筷,那时是最想念妈妈的时候,然后又忍着眼泪生火做饭,那时候还没有灶台高,只好踩着椅子清洗锅碗瓢盆。也是从那个时候,我才开始懂得留守孩子生活中的苦痛,有些东西只有在自己真真切切的经历过后,才会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。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就是拥有爱我的爹妈,然而我也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样幸运。
那时候,父母在家务农那点微薄的收入要负担五个孩子的学费,肯定是不够的,每到要开学的时候,爹就四处奔走,向亲朋好友筹借。有时候几块钱的本子钱都拿不出,能有一支新的铅笔,能有一双新的胶鞋,能有一件新衣服穿,这些都是多么奢侈的愿望。身上穿的衣服是别人给的或者姐姐们的,那时候冬天没有羽绒服,穿六七件单衣服,想活动都很困难,还遭到同学的嫌弃,不跟我玩。那时候我心底就萌生了一个念头,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。那时候的我好想快快长大。
老师说大山中的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读书,那时候我以为只要学习成绩好了,一切都会好起来,同学喜欢,老师喜欢,父母高兴,所以也才有可能走出大山,衣锦还乡。四年级下册的时候村小不办了,只好转到乡里去上学,离家好远,只能住校,记得我第一次用饭盒蒸饭,没有经验,米放少了,水放多了,打开盖子一看,蒸成了稀饭。住校以后就有很多闲暇的时间用来学习了,我就奔着心中那个回报父母出人头地的念头努力学习。后来,在那位对我人生有着很大影响的数学老师的教导与关怀下,我的成绩突飞猛进,确实身边的玩伴多了,感觉之前那些同学对我的态度也好了许多,那时我体验到了在另一种环境下生活的不一样的感觉,我才知道,人也是可以这样活的。
老师说助学金只有成绩好的同学才有资格获得,我为了能够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父母减轻一点负担,于是我更加努力的学习,有句话叫‘皇天不负有心人’,实践证明,这句话说得没错。在越来越美好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下,我的生活逐渐从窘困中走出来。这个过程让我懂得什么叫来之不易,什么是幸福。
我的学习生活可以说与助学金密不可分,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,它就像一缕阳光一直伴在我左右,这一路过来我受助过的金额加起来有上万块,这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该是多大的恩惠。它对我来说是一种动力,也是一种责任。经历过,才会懂得。
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中,我变得无比的幸福,我是个幸运儿,所以我一定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。我对自己说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,我希望我收获的这颗种子能在将来开花结果,给更多的人带去希望的光芒。
我的理想从小学真正明白什么是梦想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变过:做一名老师。在我人生的成长过程中,我的小学数学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,是他让我看到了一个教师的魅力,是他让我懂得了教师这个角色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,也是他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。所以我觉得教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,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所以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有幸成为其中一员。
我现在是一名大学生了,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了,离自己的理想又进一步了,这一切都是我曾经梦寐以求的。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沉溺其中,要好好珍惜和把握这些美好的时机,才对得起恩人,才对得起自己。我知道,现在山区里还有些孩子没有学可以上,还在大山里为山那边到底是什么而疑惑,还在渴望有人能关心一下他们的心灵,中国还有六千多万留守儿童过着比我小时候还不如的生活。所以他们需要得到关心、爱护和帮助,我希望有一天我能给他们带去我力所能及的帮助和他们所需的温暖。我努力的学习我的专业知识,为了有一天能够有能力传授给他们知识;我对心理学近似痴迷,为了有一天能够让他们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;我时常关注留守儿童的相关消息,为了能够更了解他们。
是你们给了在黑暗中的我一束阳光,让我感受到了温暖,引领我走向光明,所以我也将毫不犹豫的把我所收获得阳光洒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,给世间增添一点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