滕聪聪(学生)/15级
生命本就是一种残缺美,若学会把生活中经历的苦痛当成一支支蒲公英,任之随风而舞,翔扬于青春的道场,又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点缀。
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我从小生活在农村,从五岁那年起,我就记得父母经常外出打工,把我送到爷爷家,爷爷年迈,行动不便,所以幼小的我没被人经常照顾,也没被人多大管教,衣服破了没人缝,头发长了没人剪,雨天的时候没人送伞,哭泣的时候没人安慰,成绩差没人骂,然而这些一切的一切并没有使我放纵自己,反而使我更加独立,从小扛起照顾爷爷的任务,我知道父母只是想让我过好一点,所以才那么努力打拼,我一直坚信“劣境出人才”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没有资源就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,没有玩伴与书为伴,没有时间就充分利用每一秒,从小到大的我并不算优秀,但是乡村的环境养成我坚强的性格;塑造了我沉稳的外表;给予了我前进的动力,陪伴我走过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。
遥望象牙塔,重走独木桥 。岁月的年轮辗转,于白驹过隙间,走过了一程又一程的风景。时不待我,转眼十八已过。当初的懵懂与稚气,也渐渐褪去,而应多的是一份成熟与担当。在时光飞逝中,总是来不及回望过去,18岁的生日仿佛还在昨天,但我却早已告别了18岁。十八那年,经历了很多,似乎也懂得了很多。爷爷的离世让我感到生命的脆弱,不堪一击。转折点的失利让我明白机会的来之不易,莫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。复读生活充实却又有点心酸,但必须坚持下去。十八岁,学会努力,虽然和别人比起来算不上什么,但至少没有理由后悔,没人知道落榜的心有多痛,复读的苦有多痛,曾多少个日日夜夜坚持不下去,哭着把试卷揉成团扔点,而后默默的捡回来擦汗眼泪重新做,所有的努力我只为重新编织我的梦,再走独木,让象牙塔不再遥隔云端。最后我笑着过完的那个夏天。
而今更笃凌云志,不教冰鉴负初心。考上大学之后,父亲的压力更加大了,姐姐和我的学费无疑成为了父母最大的焦虑。看着父母每天劳累的身影,我只深深自愧,为人子,不能尽其孝,七尺男儿,应主动扛起家中重担,就在最困难我要向父母提出退学的时候,我申请到了国家的助学金,这时的助学金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,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与促进,鞭笞着我不断前进。道德经上讲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我一直坚守以德修身,以坚明治,宁静而致远的教条。在大学的学习上,我从未懈怠,一直以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待各项学科知识。在生活上积极进取,关心团结同学,与同学和睦相处,充实的过每一天。严于律己,勤奋好学,课后利用闲暇时间勤工俭学,我不羡慕那些富二代,不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,但我会追求精神上的满足,我知道我的家庭无法给我厚实的财富,但却给了我努力改变命运的决心,和坚毅的品格。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汪国真先生说过“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,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注定风雨兼程”虽然家境贫寒,生活压力一直如影随行,但我决不会向命运低头,大学是我梦的开始,也许前方的道路并不会是一帆风顺,或坎坷,或荆棘,但我会继续骄傲的飞翔。